媒体关注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网络中心:编织“科技云” 汇成创新海

日期:2017-05-19

|  来源:【字号:

  曾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作为中国互联网的诞生地,孕育了中国互联网,见证和参与了它发展壮大的历史,并最早研究、部署和支撑了科研信息化,精心培育着我国科研信息化事业的幼芽茁壮成长。  

  今天,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其中将发挥最具创新性的作用。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作为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工程任务的总体牵头单位,作为唯一集网络、数据、高性能计算为一体的科研单位,也对自己提出了顺应时代需求的发展目标。那么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是如何践行改革创新的?  

  “十三五”继续引领科研信息化发展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发展史,几乎也是中国科学院信息化进程乃至早期中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历史,中心已将自身定位精准“绑定”: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的支撑保障作用,加强信息化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汇聚科技和管理信息化资源,促进科研模式转变和科学思想传播,大力培养信息化应用交叉学科领军人才,成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系统集成、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的一流信息中心,引领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  

  “从‘九五’开始筹划,‘十五’开始实施,到现在‘十三五’,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从组织并参与《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工程任务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到承担近80%的院信息化工程任务,始终发挥的是总体单位的作用。”中科院计算所信息技术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洪学海告诉记者。  

  今年2月下旬,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信息化专项通过专家验收,既是对“十二五”期间由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的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为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年,中科院院机关主管部门开始组织编写《“十三五”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在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谭铁牛的指导和支持下,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将科学家需求梳理分解成中国科技云、智慧中科院、科学大数据等五大工程,并将这五大工程纳入“规划”。  

  洪学海曾受邀参与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十三五”期间“一三五”规划的制定工作。对于中科院信息化五大工程的总体目标,洪学海有着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是代表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科技领域,提供‘专柜式’云服务。”洪学海分析道,科学家对云服务响应的安全、质量、专业的要求很高,例如“高性能对撞机每次试验将产生大量的试验数据,一次几百个GB大数据放在市场上提供的一般云服务平台上是不可能的,瞬时高峰量会把它们堵死,只能由特有的高速科研网络,来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系统和安全的服务环境”。  

  科技创新亮点频现  

  今年3月上旬,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的国家发改委“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已完成全国范围内5个物联网根节点建设;完成HandleCIDEcode三个标识体系子平台建设,实现了异构标识识别与互通机制,攻克了物联网标识解析关键技术;平台标识注册量已达11.2亿条,累计标识服务量超过8.2亿次。该项目各参建单位共完成自主研发和定制软件系统40余套,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数十项,初步建立了我国物联网标识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同时,物联网标识服务及相关应用已在商品追溯、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能家居、智慧物流、数字资源管理等领域实现了应用示范及产业化推广。这也是中心“十三五”期间五个重点培育方向之一信息物理系统(标识)技术应用的部分成果,被认为有望改变物联网信息孤岛窘境。  

  事实上,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科研创新亮点频现。  

  例如2016年曾入围戈登贝尔奖决赛的合金微组织演化相场模拟课题,通过可扩展紧致指数时间差分实现了并行算法自主创新,突破了相场模型大时间步长模拟的可扩展性瓶颈,终将模拟能力提升了3个量级,实现国际上最大的并行计算。  

  如自主研发的地理空间数据云,不仅通过积累8年的服务经验,收获14109个数据产品、800多万条元数据,数据实体超过350TB,数据汇聚能力达到1PB,更实现了面向全球分散数据的自动汇聚、大规模多要素时空数据检索服务、面向按需计算的高效处理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云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谈及科研创新理念,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认为,“创新不可能就是买东西,也不会是纯原始研发。我们最重要的贡献将会是集成创新,是要提供更好的‘东西’给科学家使用”。据他介绍,经过引进和培养,中心已初步形成面向科学和应用的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研发团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