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中国科学报】做产业人才与技术的源头

日期:2013-04-23

|  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卉【字号:

中科院计算所顺德分所参展2013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

中科院计算所主楼。

“我们所‘一三五’规划所设定的三个突破:曙光、龙芯中央处理器(CPU)和天玑大数据,都与产业密切相关,我们的产学研就融合在其中。我们要做核心技术,做战略性的高性能计算机,同时要占领市场、投入应用,对国家经济和安全作出贡献。”

日前,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IT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论坛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副所长隋雪青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计算所最近几年一直在对工作重点不断调整,以符合我国快速发展的脚步。隋雪青介绍,从中科院整体而言,当前也在强调各所的“一三五”规划要对国家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经过多次讨论,计算所刚刚确定的2011~2030年的定位是:基于前瞻学术研究,创建引领产业型战略高技术类研究所,成为中国计算机产业人才与技术的源头。

从学科上来说,计算所主要集中于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智能技术三个领域。“我们是要建立技术创新应用,技术转移到规模产业化的产业辐射链,最终希望成为世界水平的研究所。”隋雪青表示。

分所、分部模式,扎根需求

计算所制定的新的发展愿景,可以概括为“一三五、四个圈”:最核心的是知识创新圈;第二是大计算所,即技术转移圈,包括技术产业化,建立分所、分部;第三是成果辐射圈,比如推出职业培训,支持企业创新;第四是社会经济圈,包括技术应用与人才辐射等,以期对社会产生影响,等等。

“从这个愿景规划可以明确看出,我们迫切希望技术和产业密切结合,希望产学研能够结合。”隋雪青表示。

事实上,计算所早就在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实践着。从2001年开始,该所就尝试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分部、分所,现在基本上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14个分部分所,初步形成网络型研究所的布局。

经过十年,走过了最艰难时期,计算所的分部分所逐步形成多类发展方向。

比如,计算所第一个分部是在苏州,主要做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目前基本上已实现自负盈亏,并略有盈利。

整个苏州地区,在计算所刚去开展工作时几乎没有集成电路产业,现在已形成非常发达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而且这里90%以上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都是计算所苏州分部的客户。

在广东东莞松山湖,计算所建立了云计算平台,一开始当地仅有计算所一家研究机构,现在已经吸引了全国各地多家大院大所在松山湖设立机构,中科院在东莞建立了育成中心,吸引了中科院与云计算相关的8家研究所入驻,对整个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很大作用。

肇庆是广东省相对落后的地区,计算所在这里建成软件园,吸引了很多高技术企业前往创业。

2005年,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在视察宁波分部后,对这种模式非常肯定:“一头扎根北京可以截取国家战略需求,从国际科技发展的态势出发,做些前瞻性工作。一头扎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截取市场需求,把中科院的两个面向紧密结合起来,把国家战略需求的拉动和市场驱动组合在一起。”

路甬祥认为这对计算所本身的发展,对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包括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都去计算所苏州分部视察过。“我们这是把产业和技术直接贴近。通过院地合作,把技术直接送到企业当中去。”隋雪青表示。

多种形式,营造产业化氛围

在产业化上,计算所采取的另一方式是技术孵化的模式,并在北京专门成立一个技术转移中心。

“我们强调更多的,不是某个具体技术的转移,而是希望通过建立一种环境和氛围,让科研人员能去创业,能跟产业结合。”隋雪青说。

比如计算所每两年举行一次技术创新大赛,“请企业界和风险投资机构担任评委,计算所不参与评选”。

另外通过转移中心进行知识产权运营,计算所每年有100~200项的申请额,150项左右的授权量,计算所累计专利授权量近1500项。

隋雪青认为:“如果专利总放在研究所,是对国家财政的一种浪费,并且到几年以后,维持费越来越高,不利于对产业的贡献。国家给的科研资金,不能只是为了评奖、评专利。”

马克思曾言,资金变成技术,技术变成资本,是两次飞跃。为了加强这样的飞跃,计算所举办了大规模的专利拍卖,在2010年尝试找到四家专业机构共同参与,最后达到41%的成交率,总金额将近300万元。2012年计算所举办第二届专利拍卖会,243项专利有38%成交,其中三个专利组成的一个专利包,成交额达200 万元。

“产业的空间还是挺大的,通过这种专利拍卖,我们希望和市场零距离接触。”

另外,近几年计算所尝试的一种新模式,就是职业教育。这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培训,而是应对计算所很多分部、分所所在地的实际需求。

以广东顺德为例,面对能源、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招工难,企业不得不寻找新出路,也开始主动找到计算所。但一些企业的总工都说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没有共同语言。所以我们要做培训,把我们的技术让企业核心层了解。”

另外,计算所为促进产业孵化,还专门成立一个全资的算源公司,代表计算所进行产业孵化。“我们从最早的注册资金100万元,到现在已经通过经营壮大到1000万元,有18家公司参股。”

凡此种种,隋雪青总结,计算所产学研相结合模式,有合作开发类的,比如与华为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有鼓励类的,比如举行创新大赛,今年将办第四届;有技术辐射类的,比如跟地方合作的分部、分所;还有创业类,就是技术孵化和产业孵化。

经过十年发展,计算所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很好的产业链,并将进一步强化。“但我们是开放的产业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与别人合作,当然也可以我们自己独立做。”

希望有更灵活的机制体制

计算所最初从2001年开始,第一个在苏州开展分部工作时,不得不注册成企业法人,但又是非营利性的。

当时江苏是市场经济发达地区,但对计算所设立这样的非营利性机构,政府也很难接受。我国从立法上没有非营利性机构的形式,所以最后成为企业法人的形式,但是规定不允许分红。

计算所前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两届人大会议上都提出技术转移中介类机构的立法和需求,但都没有得到响应,他曾表示:“现在我们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利用现有体制设置非营利性的、专业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这种模式。”

计算所技术转移中心,同样也找不到全国有的非营利性的法人体制,挑来挑去不得不采用一个“科技类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形式。于是在每次审计时,总不得不面对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追问。

如果有更灵活的体制机制配合,计算所的产业化探索道路也许可以走得更为顺遂一些。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04-23 第5版 创新周刊)

附件: